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8日上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今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副局长陆文龙在会上表示,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天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帮扶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关切诉求,服务企业推进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谈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展情况,陆文龙具体说道,一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环评审批程序,实现环评、验收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登记表备案“无人审批”,对8个行业37个类别的项目免于环评管理,16434件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企业网上自行备案。对重大项目提供环评技术评估“保姆式、管家式”服务,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启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滨海新区等11个区开展园区“多评合一”试点,即在特定区域内将业态基本相同的建设项目打包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每个项目不再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环保绩效分级管控和“环保领跑者”制度,树立环保标杆企业,根据企业环保绩效水平,采取差异化应急管控措施。企业生产技术先进、污染治理水平高、环保管控严格,达到国家标杆要求的,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不停产、不限产;达到天津市标杆要求的,少减产、少限产。突出精准化环境执法监管,对具有合法手续且排放符合标准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全市涉及保障民生、国家战略、国际竞争的787家企业和涉及重大民生的945个建设工程,均纳入保障性清单,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不限产或少限产。此外,为其他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制定了“一厂一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管理服务措施。

三是深化精准治污。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从2017年开始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并在2018年印发《2018—2019年采暖季重点行业差别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全市结合企业生产装备水平和污染排放情况,通过对重点行业开展秋冬季差别化错峰生产绩效评价,科学制定差别化的停产、限产措施,引导企业持续开展深度治理,进一步加快全市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2019年秋冬季对企业实施的分类管理是在前两年基础上的细化与深化。第一项措施是实施差异化管控,在2019年的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中,不再实施错峰生产,仅对发布重污染预警24小时内无法临时停产的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分级实施秋冬季生产调控。鼓励企业从被动治污转为主动治污,让不断提升工艺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第二项措施是强化“一区一策”,结合全市16个区不同污染特征和排放源,逐日分析空气质量特点,针对性提出各区污染防控工作建议,科学、精准治污,由局处级干部带队,累计派出近300人次组成20个分区工作组,采取驻点的方式,对各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指导服务,将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措施要求落实到区,确保基层理解为什么,明白干什么,清楚怎么干。

四是强化主动服务。落实市委市政府“双万双服”要求,组织实施“十百千”服务工程,“十”是10位局领导带队,“百”就是生态环境系统派出100余名专家、干部,“千”是解决企业1000个左右的问题。一年来,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武瑞带头,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对接全市16个区,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43个,其中环评许可类77个、一厂一策类103个、技术服务类320个、综合类543个,帮助企业切实解决污染防治难题。

五是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市工商联联合成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组,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工作要点,共同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完善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领导班子成员统筹协调,涉及企业需求的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解决问题;建立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专人负责对口帮扶,逐一对接企业环保需求,指导帮助企业不断提升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能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需要协调研究的,要限期解决;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利用双万双服工作平台、“88908890”便民服务热线、局官网、政务两微等渠道及时受理企业政策咨询,推动政企沟通“零障碍”;建立企业服务评议制度,调研企业需求和帮扶情况,收集服务企业信息反馈,把企业和项目问题解决率、满意率、按时办理率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陆文龙表示,2020年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通过全市的共同努力,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态环境一定能常驻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