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由“性格迥异”的城市形成,无穷的魅力得以展现。

说到底,城市承载了人们的生活,而历史造就了城市的灵魂,正是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城市独特的印记。

随着新城崛起、旧城老去,城市更新成为必然趋势。但除了带来林立的社区高楼、精致的商业体......城市更新的意义还在于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风貌,让建筑如书,能从中读懂一座城。

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

因此,如何让新旧的有机融合取代粗暴交替,是改造进程中绕不开的核心命题。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全国城市更新的实践不断深入,做好历史保护、重视文脉传承已成为一种共识。

01

更新改造 保护先行

一棵古树,一座祠堂,一个村落,一条老街......

这些“旧”,像一片片散落的历史碎片,也像一幅幅在岁月中蒙尘的画卷,组成了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但在城市更新的加持下,它们也可能变成一张张崭新的城市名片,如广州的永庆坊、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春阳里等等,彰显着城市的独特气质。

永庆坊

以广州为例,随着对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视,城市更新行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岭南文化的腹地,其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渊源。在改造中传承文化,为城市留住记忆——显然,广州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广州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广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工作指引》等文件,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传统风貌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出了多项规定。

就在上月,广州住建局发布了《广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多次提到“历史文化保护”,不仅将传承历史文化作为立法目的之一,更是强调在城市更新中始终把对历史文化保护放在第一位,成为了条例中一大亮点。

例如,第十五条【保护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以“立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在改造过程中被随意破坏、拆除,固然是有效手段。但保护并不等于一味“守旧”,如何鼓励、激发城市更新建设者主动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在释放土地价值的同时让珍贵的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始终是更长远的出发点。

因此,意见稿中的第十六条提出了奖励措施:“在规划可承载条件下,对无偿提供政府储备用地、超出规定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或者对历史文化保护作出贡献的城市更新项目,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政策给予容积率奖励。”

第三十九条也指出:“鼓励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功能拓展,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引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非遗传承场所等文化和服务功能,合理控制商业开发规模。”

种种实践探索,都在为城市更新开创新的可能。改造项目数量庞大的广州,未来十年要改掉约400条城中村、422个旧街区。在这些数字背后,有不少延续文脉的传统村落,也不乏独具风情的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正所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守护住这些“根”,也是当下城市更新理念不断进步的意义所在。

02

从“拆除”走向“保留”

事实上,在旧改一词兴起时,对其的刻板印象多是拆迁涉及的“大拆大建”,然而在对历史保护的重视下,以保留为核心的“微改造”应运而生。

放眼全国,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街老巷在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后,一条条为消费而生的商业街相继登场。这样的“旧改”,或许能在短期内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极易陷入业态雷同、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不但无法维持发展,还丢掉了老街原本的生命力。

去年8月,我国住建部官网一则通知指出,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城市片区和建筑,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通知中要求各地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决制止破坏行为,对涉及老街区、老厂区、老建筑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要预先调查、评估、备案等。

今年1月,住建部又再次发布通知强调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从完善保护名录、推进挂牌建档、加强修复修缮、严格拆除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

上层意志的重视毋庸置疑,但看回现实,这也是大势所趋。

截至目前,根据国务院公布,我国共有1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近900片,确定历史建筑超过3.6万处。

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我国也基本形成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愈发完善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同时,我国于今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着重指出,要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

目光回到广州。从城市更新条例意见稿及旧改项目数量中也不难看出,微改造将是广州今后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千年商都,广州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常从保护修缮、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

例如在2016年-2017年,广州老城区就出现了两个典型的微改造项目——永庆坊和泮塘五约。前者是从危房集中、街区破败的老城区变身为“网红打卡地”和“微改造样本”,后者则是让9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重新绽放出鲜活的文化气息。两者都在保留原有肌理的基础上赋予老建筑以新活力,有效延续了文化传承。

永庆坊

泮塘五约 | 图源:广州乐居

还有更多的历史记忆,如海珠十四五重提发展蓝图的洪德巷、今年3月保护利用规划尘埃落定的新河浦......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城市更新建设的新典范。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

截至今年7月,广东省已公布三批共104片历史文化街区,仅广州就有26片位列其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意味着活化利用的功夫需下得更深,才能保留住一份份“岭南乡愁”。

03

“新”与“旧”的共生共赢

广州只是一个缩影,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已成为全国共识。

例如上海。早于2002年,上海就正式施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相关工作提供必要保障。2014年,上海市又颁布了《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

而在次年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中,再次将“加强历史风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2017年,上海进一步发布《关于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 ,要求建立促进历史风貌保护管理制度,包括保护实施项目,实施风貌评估、实施计划和实施监管。之后又通过出台细则,提出采取多种保护更新方式,以制度创新促进历史风貌保护。而在今年7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进入审议阶段,可以预见,历史文化保护将会成为其中一大重点。

回顾上海的发展历程,这座城市一直处于快速的变化和更新之中。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拆大建阶段后,上海愈发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一条接一条的相关办法、条例的推动下,武康路、思南路、泰康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经过系统的规划更新,从岁月的尘埃里走出,融入到精致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优雅共生。

类似的政策和案例,在北京、杭州、重庆、成都等城市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北京,胡同与四合院可谓是北京文化的“根”与“魂”。201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老城不能再拆,要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在此背景下,北京走出了一条老城更新的新路径,面向胡同和四合院保护的“共生院”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不但令新设施与老胡同、新居民和老住户之间实现和谐并存,还通过引入市场力量,为胡同、四合院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带来新的机遇。

这一切,都是传统改造思维中简单粗暴的大拆大建无法带来的成果。

“新”与“旧”可以共生,也能共赢。正因为城市的“文化根脉”难以再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与激活才显得尤为关键,留下历史,更新才更具意义。也期待在城市更新的新阶段,能看到更多饱含温度的“城市名片”。